“江南四大才子”
“江南四大才子”我们常在影视作品和民间传说中听到唐伯虎、祝枝山、文徵明、周文宾这四位风流才子的故事。然而,从历史事实来看,周文宾是后人虚构的人物,并无史实依据,真正的“吴中四才子”应为:唐寅、祝允明、文徵明、徐祯卿。
“江南四大才子”我们常在影视作品和民间传说中听到唐伯虎、祝枝山、文徵明、周文宾这四位风流才子的故事。然而,从历史事实来看,周文宾是后人虚构的人物,并无史实依据,真正的“吴中四才子”应为:唐寅、祝允明、文徵明、徐祯卿。
后负笈北京,入辅仁大学,再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,攻中国逻辑学史,仍临池不辍,科学与艺术齐头并进,师从书法大家吴玉如先生,遍临历代名家碑帖,尤心折于三“王”(王羲之、王献之、王询),行书精熟,风格与其师相类。
右北宋徐熙畫草蟲蝴蝶卷。筆意精到。工奪造化。翩跹趯搏。蠢動麗蔚之態與含靈秉性者無異。使得氣以充之。決非縑素間所蓄物也。正德己卯三月枝山樵人祝允明。
然后我们进了古代深圳厅,分5个部分, 分别为先民足迹”、“城市的开端”、“海洋经济”、“海防重镇”。勾勒古代深圳的历史轮廊,展示深圳人类开发史和海洋经济发展史、城镇史、海防史、广府史、移民史。陈列地下出土文物实物、照片、资料、图表,电脑多媒体数字技术(如三维成
嘉靖五年(1526 年),五十七岁的文徵明辞官归隐苏州,摆脱宫廷书写的束缚,小楷艺术进入新境界。每日坚持书写《千字文》,几十年如一日的练习,让他腕底功力深厚,晚年创作更加自由。此跋文便是他为挚友祝允明草书《赤壁赋》所作。
在书法的璀璨星河中,文徵明的《行草书兰亭序》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珠。此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,纵29.2厘米 ,横120.5厘米,创作于1558年,时年文徵明已89岁高龄,却依然笔力非凡,为后世留下了这件不朽的杰作。
一说起晚明书法,大家多半会想到董其昌、张瑞图,可很少有人知道,当年还有个叫邢侗的,跟董其昌并称“北邢南董”,还是“晚明四家”里的头一位,书法名气大到“海内外都抢着要”,那么他是谁呢?